Skip to main content

Holy Saturday 2012

復活節夜間慶典

Holy Saturday 2012

聖週六,教會靜默的守候在基督的墓穴旁祈禱,默想基督的苦難和死亡,直到舉行「復活節夜間慶典」,這個禮儀年中最高峰的慶典。

「復活節夜間慶典」是一個光和水的慶節,因為基督的死亡、復活,為我們帶來了生命之光,讓我們與祂一起出死入生;而水,是進入祂的國度的記號。今晚,我們和所有的新教友一起慶祝重生。所以,今晚慶典的高峰和本質,就是舉行「入門聖事」。

今晚的禮儀,包括四大部份:燭光禮、聖道禮、聖洗禮和聖祭禮。

「燭光禮」是序曲。一般堂區受限於環境,大都是以一盆炭火當做新火來祝聖,人多盆小,教友常常看不見火苗,很難表達出其中的標記性。曾有幾個堂區嘗試過在庭院中搭疊木柴,真正地生起一堆火來,熊熊火燄,讓人不由得震懾於「生命之火」的力量。再由這火燄點燃復活蠟,並傳點每個人手中的小蠟燭,我們的生命之火源自何處,就不言可喻了。

「逾越頌」,是「燭光禮」中的一環,是一篇史詩般的讚美詩。可以用誦讀的方式宣報,若能詠唱更好。如果,我們在詠唱「逾越頌」的過程中,多加一些信友的回應、歡呼,更能表達出團體性來。但無論如何作法,都只是「序曲」,不要誤以為它是禮儀的重心。

「聖道禮」,是今夜慶典的重要部分。藉著聆聽聖言,再一次重溫救恩史,再一次體驗上主奇妙的救贖工程。特別是當年以色列百姓過紅海所象徵的洗禮的意義。

宣讀「福音」,是聖道禮的高峰。所以,歡樂、莊嚴的詠唱「阿肋路亞」,並在歌詠中高舉福音書遊行,可將慶祝的氣氛推向高峰,會眾便在此刻恭聆基督復活的好消息。這是真正的「復活宣報」。

在簡短精要的講道之後,就是聖洗禮儀。聖洗池最好是設在聖堂的進門之處,這樣可以更加凸顯「入門聖事」(加入信仰團體)的意義:每次信友進堂時,也都能回憶起自己的聖洗經驗。可惜按此精神設計的聖堂很少,通常都是把臨時的洗禮小盆設在祭台附近。希望本地教會在新建或改建聖堂時,都能逐漸地在入門處或其他適當的位置,增設可以浸洗的聖洗池。

「成人入門聖事」,包括了聖洗、堅振、聖體聖事,應一起完成。聖洗聖事展開新生命;堅振聖事堅強這生命;聖體聖事以基督的體血,來滋養門徒,使之能日益基督化。

值得注意的是,聖洗和堅振的繁複過程中,要抓住重點:水的祝福、棄絕罪惡、宣認信仰和施洗(全體信友也要紀念自己的洗禮,可以用灑聖水或蘸聖水等方式表達)、堅振的覆手、禱詞和傅油。不宜本末倒置。如此,更能清楚地標記出「入門聖事」是逾越奧蹟的實現,整個教會藉著參與這聖事,也死而復活,並划向深處。

「聖祭禮」的開始,應由新教友代表全體獻上餅、酒等獻禮,以標記出他們已是天主子民,並參與基督的祭獻。若環境允許,新教友可以環立在祭臺旁邊參與聖祭禮。在感恩經中,最好能適時加上為新教友的祈禱文。領聖體之前,主禮也可以特別提示新教友,聖體奧蹟是入門聖事的最高峰,也是整個基督徒生活的中心。當然,這一天,新教友和全體參禮信友,都應儘可能兼領聖體、聖血。

由於這是一個「光」的慶節,所以光的運用在今晚的禮儀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環。禮儀之前,聖堂可以保持柔和的光線,或用一個射燈,照向十字架和聖洗池,再配上合適的聖樂,以幫助教友祈禱。

燭光禮開始時,無論在室內或室外,都應熄滅所有燈光,只看見新火的亮光。此時,光明與黑暗的對比是十分強烈的。當信友們點燃了手中的蠟燭進堂後,滿堂只見象徵我們生命的燭光。有的堂區習慣在「逾越頌」之後開燈,但若把高峰放在福音的「復活宣報」上,此時就保持原狀。詠唱光榮頌時,可以點亮幾盞燈,或是祭臺旁的蠟燭。待高聲歡讚「阿肋路亞」時,才全堂大放光明,準備恭聆記載基督復活奧蹟的福音。

在舉行「入門聖事」時,新教友站立的位置,也具有象徵意義。聖洗、堅振、領主的三個位置,若能越來越接近祭臺,就更表達出基督徒的生命,是不斷走向祭臺的。

曾有教友表示,復活夜的禮儀太長了,洗禮何不改日舉行呢?這是還沒有充分瞭解:「逾越節三日慶典」,慶祝的就是基督的苦難、聖死和克勝死亡後的光榮復活;我們的洗禮,正表達出與祂一起出死入生。在這樣的意義下,復活夜是全年中最適合舉行洗禮的日子,我們的生命,和基督一起復活了!如此說來,有些堂區習慣在聖誕節舉行洗禮,實在是不符合禮儀年的精神以及洗禮的意義。

基督在受難、死亡後,進入光榮的復活,完成了祂的「逾越奧蹟」。我們也透過「聖洗聖事」,死於舊有的自我,分享了基督的永恆生命。並且在生活中,不斷和基督一起,自我逾越。如此,我們才能充滿生命力的慶祝這一年之中最重要的「逾越節三日慶典」。

原載於1996. 03. 31. 教友生活周刊 第四版
2004.03.30. 修訂


Source: Research Center for Liturgy,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Faculty of Theology, Taiwan, March, 2012

All About Mary includes a variety of content, much of which reflects the expertise, interpretations and opinions of the individual authors and not necessarily of the Marian Library or the University of Dayton. Please share feedback or suggestions with marianlibrary@udayton.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