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Devotion to the Sacred Heart of Mary

基督聖體聖血節後週六 聖母無玷聖心紀念 ( Devotion to the Immaculate Sacred Heart of Mary)

「看,這孩子已被立定,為使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和復起,並成為反對的記號──至於妳,要有一把利劍刺透妳的心靈──為叫許多人心中的思念顯露出來。」(路2:34-35)

對聖母聖心的敬禮源自福音。聖路加曾兩次記載:「瑪利亞把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反覆思想。」(路2:19);「祂的母親把一切默存在自己心中。」(路2:51)。聖母的心滿懷著有關耶穌的種種事跡,時時心思念慮著耶穌,因此她能由內心中真誠地唱出極優美的讚主曲:「我的心靈讚美上主。」

對聖母的敬禮盛行在中世紀,如聖安生(St. Anselm)、聖潔如(St. Gertrude)和聖碧瑾(St. Brigid)等均是此敬禮的實行者與推動者。第十五世紀時,此敬禮曾短暫衰退,但到第十六世紀、第十七世紀時又再度活躍起來。聖若望‧歐德(St. Joannes Eudes, 1601-1680)極為熱心推動對耶穌聖心和聖母聖心的敬禮,教宗碧岳十世稱他為「耶穌與聖母聖心禮儀敬禮之父、聖師與使徒」。之後又受「顯靈聖牌1 」(1830年),「法蒂瑪聖母顯現」(1917)的影響,對聖母無玷聖心的敬禮更為廣傳。1942年10月31日聖母在法蒂瑪顯現第二十五週年紀念日,教宗碧岳十二世將所有基督徒家庭,及整個人類奉獻給聖母無玷聖心,並於1944年5月14日將此慶節推廣到整個教會中,定在聖母升天節第八日舉行,同時也編訂了本日專用彌撒經文與日課。新訂的禮儀年曆將此慶節移到耶穌聖心節後星期六。

一些聖經章節、教父們的著作,以及教會的訓導等,都對此敬禮提供了穩固的神學基礎。《教會憲章》第53號:「在天神報訊時,童貞瑪利亞以心、身承受了天主聖言,為世界帶來了生命,因此被認為並尊為天主和救主的真正母親。」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其「人類救主」通諭中稱:「我們可以說,「救贖奧跡」是在納匝肋之貞女說『爾旨承行』時,在她心中完成的。從那時起,這顆童貞之心且又是母親的心,在聖神的特別影響下,一直追隨聖子的事業,並關心所有基督所曾接納,並以無盡愛情繼續接納的人。」因此她的心與耶穌的救贖奧跡實有極密切的關係。她的心與耶穌的心一同投入天主的救世計劃之中,一同體驗天主救恩計劃的實現。


注釋:

1.1830年,聖母顯現給一位仁愛會初學生加大利納‧拉布來修女(St. Catherine Laboure),希望她能將「顯靈聖牌」的事跡讓更多人知道,使人們相信佩帶這聖牌將會得到治癒和內心的皈依。橢圓形「顯靈聖牌」一面為聖母像,另一面上的字母「M」上有一個十字,下面有兩顆心,一顆心上有用荊棘編的花冠,另一顆心被一把劍所刺透。教宗額我略十六世對聖牌的來源作了仔細考查之後,正式宣認這事跡的確實性。1933年,教宗碧岳十一世列加大利納‧拉布來修女為真福;1947年再由教宗碧岳十二世宣聖。

參考書目:

趙一舟著,《我們的慶節》,台北:見證月刊,1992。

All About Mary includes a variety of content, much of which reflects the expertise, interpretations and opinions of the individual authors and not necessarily of the Marian Library or the University of Dayton. Please share feedback or suggestions with marianlibrary@udayton.edu.